中医对疾病的认知注重“有诸内必形诸外”,外阴癌的症状在中医理论中多与“阴疮”“恶疮”范畴相应。病初阶段,患者常感外阴局部瘙痒不止,夜间尤甚,此为湿热蕴结于下焦的典型表现。瘙痒日久可致皮肤黏膜受损,出现抓痕、色素沉着,或伴灼热疼痛感。
随着病情进展,外阴可见硬结或肿块,形如桃李,质地坚硬,推之不移,边缘不规则。部分患者肿块破溃后形成溃疡,疮面腐肉污浊,伴有秽臭分泌物,此乃热毒炽盛、气血衰败之象。若癌肿侵犯尿道,可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膀胱刺激征;累及直肠则见排便困难、便血。
全身症状方面,患者初期多有口干口苦、小便黄赤、大便干结等湿热内盛表现。病程日久则正气亏虚,出现神疲乏力、面色萎黄、形体消瘦、食欲不振等脾虚失运之证,晚期更可见低热盗汗、五心烦热等阴虚内热之候。中医通过观察局部病灶特征与全身证候,可初步判断病情轻重与正邪盛衰。